金秋十月,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小丰营村的520亩旱稻田翻涌着金色稻浪,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。10月2日,以\"康庄大道美 稻香庆丰年\"为主题的小丰营旱稻开镰文化季拉开帷幕。这场集农事体验、非遗展演、田园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股票配资平台统计网站,为市民假期休闲增添了新选择。
上午9时,1号旱稻田畔鼓声激昂,开场舞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点燃现场热情。在村民与游客的见证下,嘉宾手持传统镰刀完成\"第一镰\"收割,520亩旱稻正式开镰。
活动现场,\"旱稻含香\"大晒场成了非遗与民俗的展示舞台,热闹非凡。高跷巡游队伍身着彩装,脚踏数尺高跷,在田埂与场院间穿梭舞动,惊险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,成为流动的民俗风景线。农产品造型展示区以创意陈列吸引着众多目光,用旱稻、玉米等农产品搭建出的各种造型栩栩如生,旱稻晾晒情景展演则生动再现了\"收——晒——运\"的传统农事环节,让人们感受到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当天,延庆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康庄丰收礼赞\"康优品\"秋实鲜货市集也同步开市。
近年来,康庄镇紧紧围绕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,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面对北方地区干旱特点,当地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,重点引进和培育抗旱性强、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。去年,小丰营村率先整治撂荒地试种\"旱香1号\"旱稻110亩,取得显著成效;今年进一步复耕全部闲置土地,将种植面积扩大至520亩,并引进\"旱香2号\"、克旱香、五彩旱稻米等16个新品种,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。
为强化农文旅融合效应,康庄镇围绕本次开镰文化季精心推出四场文艺演出,涵盖戏曲、歌舞、曲艺等多种形式。立足长远发展,小丰营村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,打造集生产销售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旱稻产业园。园区将依托旱稻大地景观,突出\"一村一品\"特色,打造四季可游的农事体验动线,持续吸引市民参与季节性农耕活动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520亩旱稻年产量将突破十万斤,可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发展,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,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0万元以上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
世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